高血压论文范文大全(合集8篇)

天天正能量网 范文大全 2023-03-03 16:02:12

高血压论文范文大全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半年后,对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的依从性、临床终点事件(急性脑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及评价。血压控制良好标准:从入院治疗开始,血压监测连续1周控制在120~140/65~90mmHg,记录患者从入院治疗开始至达到上述血压控制良好的时间。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由浙江大学翻译的中文版SF-36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包括36个条目分为8个维度,分别为生理功能(physical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pain,BP)、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health,GH)、精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和精神健康(mentalhealth,MH);其中前4个维度反映生理健康,后4个维度反映心理健康情况。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血压达标率及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对照组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随访期间,观察组发生腔隙性脑梗死2例,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而对照组发生腔隙性脑梗死4例,脑出血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对照组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护理后两组患者PF、RP、BP、GH、VT、SF、RE和M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较多危险因素,如果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易导致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给患者本人及家庭带来较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高血压患者因为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服药依从性差,血压控制达标率低,常出现病情反复,致使生活质量下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血压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学者采用SF-36量表调查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在PF、RP、BP、GH、VT、SF、RE和MH得分显著低于血压正常者。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可能原因:

(1)由于高血压患者都伴有血管硬化和不等程度的血管腔狭窄,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而影响脏器功能;

(2)随着年龄增长,脏器功能呈现衰退趋势,对有些活动常力不从心;

(3)由于自身所患疾病而存在较差的健康感知,甚至限制了其部分活动;由此形成了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功能不良影响,甚至形成恶性循环。目前优质护理属于较新的一种护理模式,其主要依据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制定符合患者自身特点的临床护理计划,在患者入院后进行一系列的护理评估,并制定出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和具体计划。制定的护理工作计划使患者能够对目前疾病有一个较为充分的认识,并且掌握一些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来。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能在高血压治疗中发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优质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之中,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降低了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由于在护理中加强了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服药、血压监测的依从性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通过对患者有效沟通与定期随访,增强了患者及其家属治疗中的配合,使患者达到了较好的治疗结果。优质护理实行责任护理包干,确定责任护士的负责制,患者从入院开始就有负责的护理人员,增强其归属感,融洽护患间的关系。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及时评估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对患者生活各方面进行指导与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使患者能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服药和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降低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并可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高血压论文范文大全 第2篇

孕产妇高血压危象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孕产妇高血压危象与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相关治疗,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医师根据所有孕产妇患者入院血压情况以及疾病表现,给予孕产妇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情况。结果:结果:结果:88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治疗显效,有28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结论:结论:临床研究发现孕产妇高血压危象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往往是由于缺乏相关孕检,并且产妇有贫血、上呼吸道感染原发病,从而导致孕产妇出现高血压危象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对于出现高血压危象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孕产妇,及时入院诊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对改善孕产妇高血压危象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出现的.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相关性

孕产妇高血压危象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是妊娠高血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管痉挛剧烈,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外周阻力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心脏射血量明显减少,从而导致人体内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心肌由于出现缺血状态,部分心肌细胞出现点状出血和局部坏死,诱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夜间因呼吸困难出现憋醒等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1,2]。本次实验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88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孕产妇,总结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以探究孕产妇高血压危象与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相关性,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88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孕产妇,年龄在23~42岁,平均年龄在(±)岁,其中初产妇患者有67例.经产妇患者有21例。所有孕产妇妊娠前20周均无心慌、呼吸苦难的症状。均在妊娠后20周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在睡眠过程会突然感到胸闷、气短、憋醒后被迫坐起,两上肢前撑,咳出泡沫痰。体格检查发现心肺听诊发现患者心律均大于20次/分,双肺闻及湿罗音。(3)影像学检查:患者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S-T段与T波异常[3]。心脏彩超声显示:患者心脏扩大,心脏射血分数降低。排除标准:(1)排除孕前有严重心脏病。(2)排除孕前有呼吸道疾病。(3)排除孕前肝、肾有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相关协议。

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88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孕产妇。由于本病为急重症.因此医师在接诊患者时,应迅速为患者测量血压、心电图、进行心电监控,向患者家属询问孕产妇既往病史,既往用药史,孕产妇发病时临床表现,迅速针对孕产妇发病病因、诱因以及病理生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给予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改善组织供氧的综合治疗。

辅助治疗:

(1)体位疗法:患者入院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应取半坐卧位,两腿自然下垂。帮助患者减轻心脏负荷。

(2)吸氧干预:患者入院后会胸闷、呼吸困难、憋喘等症状,为了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面罩吸氧治疗,若闻及患者双肺有明显湿罗音,可将氧气管插入到乙醇湿化瓶内,流量保持在4L/min.。

基础治疗:

为患者注射利尿剂、强心药以及扩张血管药。利尿剂主要选用呋塞米(生长厂家: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208)起始20-40mg静脉注射.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根据患者病情适量增加药物剂量。强心剂选用去乙酞毛花昔(生产厂家:,国药准字:H31021178)首剂静脉注射,以后每2-4小时注射,每天将总摄入量控制在.使用硝酸甘油、硝普钠、酚妥拉明和乌拉地尔等扩张血管药。对于严重急性心力衰竭并且伴有焦虑的患者可适当给予治疗。

其他护理治疗:

对于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孕产妇,医师在针对妊娠高血压以及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时,应当针对原发病进行对应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选择终止妊娠,对于足月孕产妇应立即给予剖宫产治疗。医护人员在对孕产妇高血压危象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意识状态、尿量等生命体征.动态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情况。

观察指标孕产妇高血压危象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评估标准。

统计学处理

采用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

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情况,具体情况。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治疗显效,有28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例患者死亡。

3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对于出现高血压危象的孕产妇,往往会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管痉挛剧烈,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外周阻力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心脏射血量明显减少,从而导致人体内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心肌由于出现缺血状态,出现肺水肿以及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等表现[5]。孕产妇在出现高血压危象以及急性心力衰竭前,往往缺乏相关孕期检查,忽视对自身血压的监控,从而导致患者心肌收缩功能不断下降,最终导致肺水肿、呼吸困难、头晕等危重症状的出现[6]。其中在妊娠期出现贫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很容易诱使妊娠高血压危象以及急性心力衰竭的出现,这主要是因为贫血孕妇心血管系统发生变化,诱使心脏排血量增大,从而加重心脏负荷,导致患者心脏扩大、心肌肥厚,诱使孕产妇出现心力衰竭。对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孕妇,呼吸道感染可导致人体因发热出现应激性心率增快,加大孕产妇的心脏负担和肺循环阻力,诱发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合并心力衰竭抢救难度较大,因此预防高血压危象合并心力衰竭的出现是十分重要的。高血压危象合并心力衰竭在出现前孕产妇会出现体力下降,稍有活动就感觉心悸、心慌。夜间睡眠时出现呼吸困难,被迫坐起的现象。本次实验发现88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治疗显效,有28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例患者死亡。综上所述,对于出现高血压危象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孕产妇,及时入院诊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对改善孕产妇高血压危象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出现的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资料:

[1]杨丽红,范红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19例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05(12):636-637.

[2]白艳,李俊国,亢宏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38例分析[J].医学综述,,01:159-160.

高血压论文范文大全 第3篇

《 高血压情景教学论文 》

1.对象与方法

研究方法:我们根据班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在学习个系统疾病的护理时认真的选择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疾病,这些疾病的选择也比较适合于课堂上的模拟。比如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病都很常见,而且在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中,也有一部分患有这些病,所以以这些病为特定的情景,能够使班级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能够更好的体会和展示。同时,也能够让班级学生在模拟中更加了解这些疾病的相关知识,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更好的自我护理,或者对于家人朋友在这些疾病方面有更好的护理。并对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健康指导作用。在进行模拟教学之前,运用多媒体对班级学生进行病例的教学,提供一份准备好的病例资料。根据病例资料,比如以高血压为例,找到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其他的症状,以及提出治疗的药物,对于高血压病人发病后的护理等等。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后进行提问:

(1)患者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患者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以及护理评估所需要的资料;

(2)高血压患者发病的机制;

(3)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

2.高血压情境教学的实施

根据高血压这一病例的实际需要,要求班级学生根据高血压的临床情景进行整个护理过程的演示。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班级学生小组成员自己根据小组的讨论自己选择不同的角色扮演,比如医生、护士、护士长、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属等等。在演示之前,老师对班级学生进行检查示范,引导班级学生在模拟中按照护理的程序进行合理有效地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载体,在相对应的场景里展现出病人高血压的复杂表现,比如高血压病人并发时带来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面部浮肿等等。然后再分发模拟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比如听诊器、血压计等等。模拟之后每个小组都要进行成员之间的分析、讨论、并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详细记录,完成一份标准的整体护理计划

3.结果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班级学生教学进行评价,从调查的结果看,有93%的同学喜欢这种教学方法,同时,对于两个班的同学进行知识考评,发现应用了情景教学法的这个班级对于这一病例的思考要更加的深刻,同时,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的熟练。

4.讨论

情景教学能够让班级学生处于一个模拟的临床环境中,模拟角色使班级学生能够更好的去帮助病人解决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使班级学生不仅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把知识应用起来,让班级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激发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班级学生在该情景中学会解决问题。传统的理论知识也是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在班级学生的模拟演示中,使班级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这样一种仿真的情景模拟中,也能够使班级学生的责任感能够更强,思想道德方面、专业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与自己的小组成员互相配合,那么如何配合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才能够达到一种很高的效率,这些问题班级学生都能够通过模拟演示自己探索出来。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我们都知道,好的护理对于病人的病情恢复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所以,这种情景教学法就为班级学生提高了很好的平台,分工合作、团结友爱,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在教学中,班级学生就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而老师成为了班级学生的引导线,让班级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怀着疑问,怀着一颗好奇心去学习的时候,效果一般都是很好的。从我们在对于两个班级的知识测评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融入了情景教学法的这个班级的班级学生对于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就要比传统授课的班级的掌握程度要高很多,而且班级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也较之更好。

但是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内科护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繁多抽象,班级学生难以理解记忆,学习压力大,教师和班级学生互动交流少,课堂气氛欠活跃。这种教学方法的革新是有成效的,所以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就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师先要查阅资料并到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再进行周密的情景设计。班级学生之间要进行良好的配合,在表演前要结合理论学习、临床见习精心设计。

高血压论文范文大全 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常客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月至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护理,治疗组在采取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实行产科护理干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护理效果来看治疗组经过产科护理干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实施产科护理干预治疗确实能够很好的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此同时,还可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舒适度,效果十分显著,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产科护理;满意度

妊娠期高血压在临床上算是一种多发病,好发于20~35岁年龄的初孕妇。其致病原因至今不明,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与其发病原因有关的主要因素是家族遗传,家族中有高血压哦病史、孕妇的母亲有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史、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羊水过多和工作压力大的患者比较容易患此疾病。妊娠综合征为全身性的血管病变,可以导致重要器官的功能损伤,从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妊高征性的心脏病、肺水肿、肝破裂等,病死率非常的高[1]。在以往的护理中效果不佳,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舒适度等方面也不是很满意。而笔者医院在对该类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发现,在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产科护理干预的方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现将其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月至20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在这7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初产妇有45例,经产妇25例,患者的年龄都在24~40岁,平均年龄为(±)岁。孕周<30周的10例,35周以下的29例,>35周的31例,全部的患者都是单胎,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很突出的差别,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较性。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中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治疗组在采取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实行产科护理干预治疗。

诊断方法。

统计学分析:

采用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学的P<时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护理效果来看治疗组经过产科护理干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3讨论

妊娠高血压是产科中比较严重的疾病,假使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对患者与胎儿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3]。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护理方式也十分的重要。笔者的科室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观察发现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①病情观察干预。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时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检测,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24h进行心电监护,将患者的每天的尿量进行记录,每天嘱咐患者定时定量的吃药,如发现血压升高或由不良反应的出现应立即向患者的经管医师进行汇报。②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比较危重,这就给患者与患者家属的心理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个人化的心理辅导,并对患者及家属讲解妊娠高血压的治疗进展等,让患者做到对自己病情心中有数,从而消除患者负面心理影响,最终达到稳定患者情绪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我院年2月至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治疗组在采取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实行产科护理干预治疗。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护理效果来看治疗组经过产科护理干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陈秀芬.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6(21):.

[2]单月玲.关于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33(12):168.

[3]韦淑芬.14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产科治疗体会[J].中华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0):101.

高血压论文范文大全 第5篇

一般资料:自20051~20108我院共收治老年高血压病人2838例,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127kPa(95mmHg)的高血压患者,年龄60~87岁;病程1~37年;其中男1530例,女1308例;原发性高血压2803例,继发性高血压35例;在继发性高血压的35例中,原发病为肾炎的18例。按照高血压分期,Ⅰ期高血压59例,II期高血压642例,治疗前血压(165~220)/(95~120)mmHg,平均176/118mmHg。

诊断标准:老年年龄以60岁为界限。老年高血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规定,收缩压应≥140mmHg,舒张压应≥90mmHg。

护理

饮食给予低盐饮食: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3~5g/d。控制钠盐的饮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密切配合,使患者和家属懂得控制钠盐的意义和方法。要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作为指导适应事物的基础,尽可能给予他们喜欢的低盐食品,可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在改变食物钠盐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食物色、香、味,以及增进食欲,这样才能使患者自觉接受低盐饮食,减少酱油的`用量,使用代用盐。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 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根据患者情况,建议参加适当的户外活动。如太

极拳、慢跑等。但避免参加剧烈运动,做到持之以恒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健,避免或缓解病情的加重。每周至少锻炼3~4次每次持续30min左右,锻炼要达到一定的的强度,即运动时要使心率保持在本人最大心率的70%~85%[4]。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肥胖者应控制体重。

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用药时要注意: 降压药物的使用从小剂量的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 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表现为:自尊、自信、固执、孤独、寂寞,生病后焦虑、恐惧、悲观、疑虑、猜疑、抑郁等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疏导避免情绪波动,减少应急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造成心率增快,使血压增高,故而高血压患者应心胸开朗、避免紧张、急躁和焦虑状态,同时还要劳逸结合、心情放松[5]。

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的抑郁或情绪激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活性增加,血压升高[6],因此,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等不良刺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训练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易激动的老年患者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 如:缓慢呼吸、音乐治疗等。综上所述,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护士必须了解高血压新的诊断标准及降压目标,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加强心理护理,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7]。

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向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用药指导告诉老年患者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副作用。指导老年患者及家属坚持服药治疗,帮助老年患者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

教育老年患者服药剂量必须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徒然撤换药物。提醒老年患者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

自我监测指导:教会老年患者或家属及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定期门诊随访复查,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

高血压论文范文大全 第6篇

为了做好乡镇高血压病防治工作,我们颍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市疾病控制中心指导和帮助下,对这次讲座作了充分准备和周密部署,首先安排符合颍南农民健康需求的讲座内容,制定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讲座方案;然后通过电话预约和通知等方式让高血压病患者及家属前来参加讲座;今天到会一共36人,平均年龄61岁。这次讲座使我们和居民在高血压防治和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方面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启发。现将这次讲座总结如下:

1、正常血压:收缩压140mm汞柱以下,90mm汞柱以上;舒张压90mm汞柱以下、60mm汞柱以上。

2、低血压:收缩压90mm汞柱以下,舒张压60mm汞柱以下。

3、高血压:收缩压160mm汞柱以上,,舒张压95mm汞柱以上,一个人的收缩压或舒张压只要有一项属于高血压的范围就认为是高血压。同时还介绍了高血压的症状、治疗方法等,最后着重介绍了高血压的注意事项:合理饮食:什么都吃,但别多吃;防止肥胖:肥胖者患高血压机会多2―4倍;少吃盐:北方高血压多,因为吃盐多;不吸烟:吸烟者高血压机会比常人多8倍,大量吸烟者平均减少寿命6―8年;不大量饮洒:饮洒越多血压越高,并且影响药效;尽量做到心情愉快、情绪稳定、乐观向上、淡薄功利。切忌情绪波动,大喜大悲;避免熬夜、劳累、紧张、郁闷等不良因素;坚持长期适量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通过这次健康教育使我们发现百姓在高血压防治常识、用药方法、用药品种、降压幅度等方面存在许多模糊或错误的认识,如“降压药不能吃,吃了甩不掉”、“不能吃贵药、好药;吃了,用其它药就没效”、“一天只能吃一次药”和“血正常了就要停药,不然成瘾”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逐一给与解答。尤其让大家明白:高血压一般来说是终身性的疾病,只有通过药物控制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控制其症状和延缓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高血压防治是一项长期、细致和耐心的工作,必须坚持健康教育和慢病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以前我们只重视基本医疗而忽视健康教育,只重视“临时医嘱”而忽视“长期医嘱”,只重视“一次性”诊疗而忽视连续随访,只重视“单病种”管理而忽视综合防治,这些就是高血压病管理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通过这次健康知识讲座,让病人更好更快的掌握相关疾病的知识。这种新颖的健康教育形式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欢迎。

高血压论文范文大全 第7篇

我国1991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岁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55~64岁、65~74岁和≥75岁3个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和,且其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如何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服药率和控制率,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其重要。我们的体会是:

教育和鼓励老年人经常去社区或医院测量血压,做到早期检出高血压。以便能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老年人高血压在治疗时,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一旦确立,常需终身治疗。治疗宜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内,即降到140/90mmHg以下。对于中青年病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病人,宜降至130/85 mmHg以下。当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逐步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但不可突然停药以免发生停药综合征。选择药物时要注意遵循个体化原则,既能有效控制血压,适宜长期治疗,又没有明显副作用,不影响生活质量。主要药物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v^、α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老年人应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注意避免超重[8、9]、少或尽量不饮酒、采用低盐膳食、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软体动物、甲壳类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饱等不良的生活方式[10]。适当的户外活动,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波动,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的睡眠,学会自我心理平衡调整,保持乐观情绪。

除此以外,还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11],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于接近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家属也应给患者以理解、宽容与支持。

参考文献

[2] 王志军,柯元南,周建芝.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4):246

[3] 李娟,范蓉儿,赵文艳.高血压病在不同人群中患病情况调查[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8):985

[4] 张慧,林少平. 高血压病人心理、个性状况观察及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 1999,7(5):33

[5] 计惠民,赵瑞华,徐归燕. 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护理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36(3):212

[6] 陈永乐.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1997,43(12):101

[7] 王爱玲. 高血压的 预防[J]临床荟萃, 1999,7(12):112

[8] 李玉翠,马淑丽,郎雪飞.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的心身护理探讨[J]山西护理杂志, 1998,28(14):28

[9] 陈光.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近况[J].中国全科医学,2005,32(12):45

[10] 米加.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41(31):22

[11] 黄佑兰. 农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及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

高血压论文范文大全 第8篇

高血压防治知识课件

一、高血压的认知:

①血压: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需要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②高血压又称“无声杀手”: 高血压引起的冠心病、脑卒中、肾损害。③高血压分级: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危害:

三、我国高血压现状:

“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四、高血压发病原因:

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遗传、②体重、③饮食电解质的摄入、④吸烟与饮酒、⑤避孕药物、⑥民族与种族、⑦社会心理因素、⑧年龄与性别。

五、如何预防高血压:

①学会自我检测、②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③培养良好心境、④合理饮食。

六、高血压的控制:

第一步:了解自己有无其他并发症;第二步:了解控制血压的意义;第三步:了解自己的血压应控制在什么水平;第四步:学会自我监测血压;第五步:坚持良好生活方式。

健康讲座让村民们受益匪浅,这和老年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大家都希望今后村委会多些健康知识的宣传,使村民们把健康知识融入在生活中。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天天正能量网

高血压论文范文大全 第1篇1资料与方法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半年后,对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的依从性、临床终点事件(急性脑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及评价。血压控制良好标准:从入院治疗开始,血压监测连续1周控制在120~140/65~90mmHg,记录患者从......